新闻中心

便携储能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1、便携储能设备行业逐步兴起,尚处于行业发展早期

近年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寻求自由、亲近自然的户外生活亦成为趋势,户外用电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此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自然灾害呈现多发态势,严重影响全球供电稳定性,应急备用电源已逐步成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备用品。在过去,户外及应急情况下的电力供应主要系由小型燃油发电机提供,但燃油发电机噪音大、操作复杂且污染环境,近年来人们对绿色便携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基于锂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衍生出的便携储能行业逐步兴起。

尽管便携储能产品出现时间较短,但其凭借安全便携、操作简便、无噪音、大容量、大功率、可同时输出交流及直流电、适配性广泛等优点,精准匹配了新时代电力需求市场的消费痛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便携储能设备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2、行业趋势

(1)万物互联时代智能终端日益普及,便携电力需求持续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变革,电力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需求持续增加。根据联合国数据统计数据,1990 年以来,全球年电力消费总量从 10,115.78 TWh 增长至 2019 年的 23,103.74TWh,人均年电力消费量从 1,898.88 KWh 提升至 2019 年的 2,995.25KWh,整体呈上升趋势。

2-210625111456115.png

资料来源:联合国,普华有策整理

A、物联网终端设备B、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C、笔记本D、无人机

由于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人均智能终端保有量快速增长,人们对便携电力的需求将持续提升,同时随着产品完善、品牌发酵、消费习惯养成等因素影响,便携储能产品渗透率有望持续提高。

(2)户外需求场景丰富,便携储能市场空间广阔

A、便携储能产品的户外需求场景丰富

便携储能产品可在野营、钓鱼、骑行、房车旅行、户外运动等各类户外场景中使用,可为手机、电脑、无人机、摄影设备、照明灯等各种设备提供绿色电力。

2-210625111505X6.png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B、中国户外市场快速发展,便携储能市场潜力巨大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户外市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我国每年约 1.3 亿人参与休闲户外活动,占总人口的 9.5%,与美国 48%的参与户外活动比例相比差距较大。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程度、人均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户外消费习惯亦将日趋成熟,便携储能市场潜力巨大。此外,作为户外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驾游蓬勃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24393万辆,自驾游的比例亦越来越高。便携储能产品作为安全便携的绿色电源,已成为越来越多自驾游人群的后备箱物品之一,渗透率持续提高,市场空间广阔。

(3)灾害频发导致供电不稳,便携储能发挥优势

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已成为影响全球供电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欧亚地震带上的国家,经常会受到地震以及地震后引发的海啸、火山爆发等灾害,进而导致区域性停电。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计,2020 年全球 5 级以上地震发生 433 次,近年来自然灾害呈现多发态势。

2-21062511151G10.png

资料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普华有策

以灾害高发的日本为例,2018 年 9 月发生的北海道东部地震致使整个北海道停电,停电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 1,500 亿日元;2018 年 9 月台风“潭美”导致冲绳县内超过 70,000 户家庭停电。便携储能产品能解决灾害缺电、停电、应急救援等电力短缺问题,并能与太阳能板组合形成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在灾后电网瘫痪及毁坏情况下,为灾后生活实现持续离网发电,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2019 年日本防灾协会便已将便携储能产品列为防灾安全物资认证产品。未来,随着应急备用电源的逐步普及以及便携储能产品对小型燃油发电机的逐步替代,便携储能产品在应急备灾市场的需求空间将更加广阔。

(4)长期来看,电力短缺地区存在大量应用需求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截至 2019 年,全球仍有 7.57 亿人的电力保障不足,其中,无法获得电力服务的人口中有 75%以上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等电力短缺地区。由于基础电网建设的不足,技术更加成熟、成本进一步下降后的便携储能产品能够更好满足离网式的用电需求。长期来看,此类电力短缺地区市场亦将是便携储能行业发展的潜在驱动力之一。

2-21062511152A55.png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普华有策

3、行业面临的机遇

(1)我国上游电子制造业在全球贸易产业链分工中的长期优势

便携储能产品上游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成本、技术、质量、配套产业链等综合优势明显,并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保持该优势。一方面,便携储能行业的原材料包括电芯、电子元器件、逆变器、结构件等,国内市场供给相对充足,在原材料的供应上具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我国消费电子制造业上下游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有助于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2)节能减排驱动能源转型,清洁能源替代是长期趋势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发展绿色低碳电力已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在未来能源利用上,将会从高碳到低碳再到零碳,实现电力零碳化和燃料零碳化,继续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实现能源转型。随着碳中和时代的逐步到来,具有环保优势的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重点发展方向,具备长远的发展空间。

(3)国家政策推动自主品牌全球化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家宏观层面制定了积极的战略政策鼓励优秀的行业民族品牌走向全球市场,树立起强大、优秀的自主品牌形象。此外,国家还在产业政策方面出台了有利政策,为提升便携储能行业民营企业海外市场的市场竞争力,及实现优秀民族品牌全球化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国家利好政策法规对行业的规范和引导,为发展便携储能行业指明了方向,对储能技术提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成为便携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4)光伏发电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有利于便携储能产品的普及

太阳能板是便携储能产品的重要配套产品,通过光伏发电能够进一步提高其续航能力。近年来,光伏产品成本大幅降低,而随着大硅片、双面、叠瓦等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降低成本。作为便携储能产品的重要配套产品,光伏技术的进步亦将有利于便携储能产品的普及。

距离开展 -